2022年泸州市经济运行统计新闻发布稿
2022年泸州市经济运行统计新闻发布稿
泸州市统计局副局长、第二新闻发言人 陈 颖
(2023年1月18日)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欢迎参加2022年泸州经济运行统计新闻发布会。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大力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60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330.7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993.7亿元,增长4.0%。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248.0亿元,比上年增长4.2%;林业产值21.8亿元,增长8.3%;牧业产值164.3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20.0亿元,增长5.9%。
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3.4亿元,比上年增长4.5%。
202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30.2万吨,比上年减少5.3万吨,下降2.3%。全年生猪出栏415.4万头,比上年增长3.9%;牛出栏7.9万头,增长4.0%;羊出栏55.1万只,增长2.3%。
二、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现代产业增长较快
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2.6%。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股份制企业增长6.4%,私有企业增长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8%。
从主要行业看,传统四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其中,酒的制造业比上年增长8.1%,化工产业下降10.4%,机械产业下降2.0%,能源产业增长16.6%。五大现代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
从重点产品看,化学药品原药比上年增长388.7%,钢材增长48.1%,石油钻井设备增长28.7%,电子元件增长26.8%,服装增长13.9%,钢化玻璃增长13.1%。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32.9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总额362.3亿元,增长26.0%。
三、服务业持续增长,重点行业平稳增长
202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993.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比上年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4%,住宿和餐饮业下降6.4%,金融业增长5.3%,房地产业下降5.2%,其他服务业增长6.6%。
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8.2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利润总额14.1亿元,下降23.4%。
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工业投资增长较快
202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5%,其中交通运输投资增长16.4%。
从投资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7.1%,产业投资增长24.8%,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4.1%,其他投资增长20.3%。
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6.0%,占全市投资的45.0%。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3%,快于全市投资7.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7.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4.4%。
五、消费市场基本稳定,网上零售较快增长
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3.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11.4亿元,比上年增长3.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3.0亿元,增长3.5%。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11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餐饮收入127.7亿元,下降11.2%。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从热点商品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1%,日用品类增长29.3%,通讯器材类增长13.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2%,金银珠宝类增长28.8%。
六、财政收支同步增长,金融信贷运行稳健
2022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2.5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108.0亿元,同口径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教育支出87.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56.4亿元,农林水支出63.4亿元。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49.3亿元,比年初增长12.2%,其中住户存款2621.5亿元,比年初增长13.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080.0亿元,比年初增长14.7%,其中住户贷款1132.2亿元,比年初增长7.8%。
七、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2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2.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比上年上涨1.4%,衣着类上涨3.5%,居住类上涨2.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9%,医疗保健类下降0.3%,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
2022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2.8%。
总的来看,2022年我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全市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诸多超预期因素影响。下阶段,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一体两翼’齐飞”,全力以赴稳增长,巩固提升经济发展良好势头,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确保新时代新征程泸州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泸州主要经济指标
指 标 | 全年累计 | 累计增长(%) |
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2601.5 | 4.1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277.1 | 4.4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1330.7 | 4.2 |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 | 993.7 | 4.0 |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6.0 |
(一)分经济类型 | ||
国有企业 | - | —— |
股份制企业 | - | 6.4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 | -2.8 |
在总计中:私有企业 | - | 2.0 |
国有控股企业 | - | 10.5 |
大中型企业 | - | 9.7 |
(二)主要产业 | ||
四大产业: | - | 6.7 |
其中:酒的制造业 | - | 8.1 |
化工行业 | - | -10.4 |
机械行业 | - | -2.0 |
能源行业 | - | 16.6 |
五大现代产业 | - | 7.3 |
高技术产业 | - | 1.5 |
(三)主要产品产量 | ||
白酒(折65度,商品量)(万千升) | 218.2 | 4.8 |
电子元件(亿只) | 50.2 | 26.8 |
传感器(万只) | 12197.9 | -21.7 |
电子计算机整机(万台) | 10.0 | -49.2 |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 | 10.6 |
其 中:民间投资 | - | 6.0 |
技改投资 | - | 8.6 |
基础设施投资 | - | 17.1 |
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 | - | 4.1 |
分产业:第一产业 | - | 17.9 |
第二产业 | - | 20.0 |
其中:工业 | - | 20.5 |
第三产业 | - | 6.5 |
其中:交通运输 | - | 16.4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1244.4 | 3.3 |
(一)按经营地分 | ||
城镇 | 911.4 | 3.3 |
乡村 | 333.0 | 3.5 |
(二)按消费形态分 | ||
餐饮收入 | 127.7 | -11.2 |
商品零售 | 1116.7 | 5.3 |
(三)按企业规模分 | ||
限额以上 | 671.3 | 8.3 |
五、地方财政收支(亿元) |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192.5 | 8.2(同口径) |
其中:税收收入 | 108.0 | 6.1(同口径)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458.7 | 3.1 |
六、金融(亿元) | ||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月末) | 3849.3 | 12.2 |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月末) | 3080.0 | 14.5 |
七、居民消费价格 | - | 2.0 |
其中:食品烟酒类 | - | 1.4 |
衣着类 | - | 3.5 |
居住类 | - | 2.1 |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 | - | 0.5 |
交通和通信类 | - | 5.7 |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 | - | 0.9 |
医疗保健类 | - | -0.3 |
其他用品及服务类 | - | 1.7 |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 - | 2.8 |
注:
1、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金融增速为比年初增长。
2、物价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泸州调查队提供。
3、部分数据由于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合计与分项不等的情况。
4、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国家统计局和省统计局为衔接各地区工业增加值总量,省、市、县均不公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工作要求,省、市、县均不公布投资总量。
5、工业增加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工业生产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
6、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不包括购置房屋),它是社会增加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条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农村农户投资,即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均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的统计范围是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统计范围是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农村经济调查和农村住户调查取得相关统计资料。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调查对象: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调查方法: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进行全数调查,对限额以下企业(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